昨天读到一篇很棒的文章,刚好可以解决最近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但可怕的是,我突然想起自己在一年前就已经读过这篇文章了,但是里面的内容对我来说却好像是新的一样。
别人在拍着大腿,抱怨怎么没早点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却在抱怨自己竟然读过就忘了!我想这比那些从来没读过的人更悲哀吧。
出了问题就要反思啊!于是我回想那一年前的场景——那是在一个课间休息的时候,我正在嘈杂的教室里刷知乎,然后刷到了这篇文章,内容很棒,我读得很兴奋,但刚读到一半就上课了,于是我赶紧快速浏览了后面的内容,记住了一个大概。
这篇文章虽然内容很棒,但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阅读,我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价值。这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碎片化学习」这件事。
1 碎片化学习的窘境
5-15分钟的碎片化学习,似乎是当下人的无奈之举。整块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奢侈品,白天要上班、上学,晚上要加班或忙于各种社交、娱乐活动,睡前还要趴在床上刷刷八卦、看看视频或者勾搭一下男神女神,很快这一天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的学习时间基本就靠各种5-15分钟的碎片时间。比如等地铁、等上课、等开会的各种等待时间,或者坐车、走路、健身、吃饭、做家务等这些体力劳动但大脑空闲的时间。但是很显然,这些学习场景嘈杂、混乱、不可控,我们很难保持专注。
而且在短时间内,我们很难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你以回忆一下你的中学时代,刚上课的时候你的大脑是很难立即进入上课状态的,所以会教课的老师,都要在课前慢慢引导学生们进入状态。而碎片化学习,就是在大脑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硬塞给它一堆难以消化的东西。
自从罗辑思维开发了「得到」App之后,罗振宇就一直在推销碎片化学习的概念。但是在我践行碎片化学习一年多的时间里,越来越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存在太多问题。比如我习惯在吃饭、走路的时候听知识新闻和专栏的音频,虽然当时听得很过瘾,但是现在问我昨天听得是什么,我可能要想很久才能勉强答上来。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未知的东西太多,所以人们慢慢有了对抗落后的焦虑。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了解到一个新事物,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焦虑。于是人们就试图将这种碎片化学习,当做繁忙生活中的重要学习方式。
可是这就像挠痒痒一样,治表不治里,你的焦虑确实被满足了,但除了知道点新的概念,多了点谈资,生活却似乎依然照旧。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什么叫有效学习。
2学习的正确姿势
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标准,那一定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标准:
有效学习就是改变之前的行为。
比如,你学了如何做PPT排版,但是你在下次做PPT的时候,依然用原来的方法排版,那就说明你的学习是无效的。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碎片化学习由于时间短,所以内容都是偏向干货的。在短短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接收的信息量非常大,我们根本来不及消化。
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碎片化时间根本不具备有效学习的条件。知道再多的信息,如果不用,那一点价值也没有,最多只能称为「碎片化了解」。
要知道,学习就是一个「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缺了其中任何一步,都达不到上面所说的目的和标准。但是碎片化学习似乎只有第一步「输入」,而且输入的时候也难以保证质量。
学习有一个慢思考的过程。在输入一个知识后,必须要慢下来思考,把这个新知识和脑子中的旧知识连接起来,并试图指导我们未来的行为。比如我读《影响力》这本书的时候,读到了一个理论:
“只要你把一个人的自我形象设置在了你想要的位置上,那么这个人就会自然而然地遵从一整套与这一全新自我形象相一致的要求。”
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暗示嘛?所以很多人读这句话只要3秒左右,但是我读了至少30分钟。因为我做了慢思考,想了很多问题:为什么这个理论是凑效的?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以后遇到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理论解决?如果我想达成某个目的,我该怎么应用这个理论?
想明白这些问题,可能30分钟都不够。但是换回的是什么呢?是我以后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释、解决、预测更多的问题,做出更好的决策,带来更好的结果。我每次遇到能应用这个理论的场景,都会想起它来。比如在我难以坚持去长跑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个方法,然后对外宣称自己正在准备挑战马拉松,以此获得「马拉松选手」的身份认同,这样我就能轻松地坚持跑步训练了。
能做到「活学活用」,是因为真的花时间、花力气去学了。
要知道,任何知识都是有体系的,散乱的砖头是垃圾,但是有序地叠在一起就是房屋。碎片化的知识,只有效地嵌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才有价值。
上面的方法做不到?那对不起,你的学习只能是自娱自乐,你的勤奋只能是低水平的。学习就是一个虐待自己的活动,是有很高门槛的。我们多数人都智商平庸,不虐得自己脱胎换骨,就别想着告别平庸。
但时间碎片化已经是我们不争的事实了,那么碎片化的时间就完全不能用来学习么?我们只是需要转换一个思路:让碎片化学习变为「碎片化收集」。
3碎片化收集
碎片化学习不靠谱,但碎片化知识很重要。所以我们要用碎片化时间收集碎片化知识,再用整块时间将这些碎片化知识整合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将碎片化知识变成体系化知识。
因此我把原来读文章的碎片化时间,改为刷微信、知乎等内容平台,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来看哪篇内容值得我进一步学习,然后将这些内容收集到同一个地方,再找出整块时间来专心消化。
比如我看到我关注的公众号「三节课」又对一个互联网产品做分析了,那我点开这篇文章,看一下作者是谁?分析的哪款产品?大概从哪几个层面分析的?这个过程不会超过30秒,但能很好地确定这篇内容是只需了解,还是要进一步学习。
很多人收集内容的时候,总会违背收集的初衷,这里有三个误区需要我们避免:
1、只收集,不阅读,收集这个行为就相当于把一篇好内容扔进垃圾桶了;
2、收集到了各个地方,没有在同一平台上,比如微信就收集到微信收藏夹,知乎就收藏到知乎收藏夹;
3、不做整理,没有分类、贴标签,阅读和使用非常麻烦,没有条理性。
在体力劳动的时候,我们的耳朵也不要闲着,依然可以听学习类音频。但是同理,我们不能以学习的状态听,而是以收集的状态听。你可以适当加快音频播放速度(有些App有这个功能),只需要搞清楚音频讲的是什么,分析一下要不要进一步学习就好,如果需要,那么就立刻做好标记或者将文稿收集起来。后面学习的时候只需要读文稿就好,比听音频的的效率要高很多。
虽然收集是在碎片化时间进行的,但不要小看这个过程,它直接决定我们将把哪些碎片化知识整合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所以我们要会断舍离,优中选优,然后再利用复利效应做长期积累,用不了多久就一定能获得惊人的成长。
4 凑出整块时间专心学习
上面提到了,学习是个需要极度专心、认真、耗时的过程,所有只有给自己30分钟以上的整块时间和舒适安静的环境去做,才能有效果。
虽然很难,但我们仍然要竭尽全力去抢出这样的整块时间。去慢慢消化那些碎片时间里收集来的碎片化知识。要怎么抢时间呢?我来说说我自己的方法吧。
我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然后花1小时来专注地处理那些收集来的内容。这个时间精力旺盛,没有人打扰,是消化知识的最好时间。如果你说起不来,那只能说你认为睡一小时比一小时高效学习重要,我就帮不了你了。
此外,我还会安排午饭后半小时用来复习,因为根据遗忘曲线,经常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能让我们记得更牢,这样才能在适当的场景下应用知识,达到改变行为的最终目的。午饭后大家一般都在休息,没什么人打扰,而且饭后一般脑力更强,如果看困了还可以稍微午休一下,保证下午精力充沛。
5 最后
可见,碎片化学习是个伪概念。我们只有碎片化的时间,但没有碎片化的学习。
总结一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行为,单纯了解某些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学习。但碎片化时间里难以达成这个目的,所以我们只能在碎片化时间里去收集碎片化知识,然后再挤出整块时间将这些知识整合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碎片化学习能解决你的知识焦虑,是因为你焦虑的地方错了,我们不应该为知识的获取速度焦虑,而应该为知识的理解深度焦虑。要知道,当今社会的竞争力,已经不再是认知速度,而是认知深度了。吃透几个基本的知识并应用起来,比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却不会用要强得多。
作者:图丁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64550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